|
从赛题解析到实战经验
一、竞赛特点与赛题方向
TI杯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(NUEDC)的重要专题赛之一,聚焦“模拟电子系统设计”,注重对基础电路设计、信号处理、电源技术等核心能力的考察。近年赛题趋势如下:
1. 高频考点
电源设计:如AC-AC变换电路、逆变器、能量回馈系统(参考2024年A题与2018年E题)。
信号处理:如无线信号模拟系统、谐波分析(2024年B/C题)。
嵌入式控制:需熟练使用TI MCU(如MSP430、Tiva系列)完成数据采集与算法实现。
2. 评分重点
性能指标:如效率、谐波失真(THD)、负载调整率等。
创新性与稳定性:系统需兼顾功能实现与长期运行可靠性。
二、备赛策略与核心技术储备
1. 知识体系搭建
模电基础:掌握放大器、滤波器、电源拓扑(如Buck/Boost)设计,重点理解稳定性分析与效率优化。
单片机编程:熟悉TI MCU开发环境(如CCS)、外设驱动(ADC/PWM)及实时控制算法(PID)。
信号与系统:傅里叶变换、频谱分析工具(如FFT)在谐波检测中的应用。
2. 实战技能提升
模块化训练:针对往届赛题拆解练习,如:
逆变器设计:采用全桥拓扑+SPWM调制,结合IR2110驱动MOS管(参考2018年E题方案)。
功率因数校正:使用UCC28019芯片优化能量回馈系统效率。
调试技巧:
- 使用示波器捕捉关键信号波形(如SPWM、负载电流)。
- 通过分阶段测试(如空载→半载→满载)验证系统稳定性。
三、经典赛题解析——以2024年A题(AC-AC变换电路)为例
1. 任务需求
设计并联AC-AC变换系统,实现电压可调(1-35V步进0.5V)、效率≥90%,且负载调整率<0.5%。
2. 技术方案
主电路设计:采用双路全桥AC-AC变换器,通过移相控制实现调压。
控制策略:
使用STM32输出PWM信号,结合电压闭环反馈(PI调节)稳定输出电压。
并联均流:通过电流采样+动态调整占空比实现两路电流均衡。
效率优化:选择低导通电阻MOS管(如IRF540N),优化散热设计。
3. 难点突破
谐波抑制:加入LC滤波器,THD需<5%。
重量优化:采用高频变压器减小体积,使用轻量化散热结构。
四、参赛经验与避坑指南
1. 团队分工
硬件:负责电路设计与PCB布局(注意高频信号隔离)。
软件:专注算法实现与调试(如FFT谐波分析)。
文档:实时记录设计过程,确保报告逻辑清晰。
2. 常见问题
电源干扰:地线分离、增加磁珠滤波。
MCU资源不足:优化代码结构,优先使用硬件外设(如DMA传输)。
3. 资源推荐
TI官方资源:TI官网提供MSP430/Tiva开发套件及参考设计。
培训课程:关注NUEDC培训网发布的历年赛题解析视频。
五、结语
TI杯竞赛不仅是技术能力的试金石,更是团队协作与创新思维的锻炼场。通过系统化备赛、模块化训练与实战经验积累,参赛者能够显著提升电子系统设计能力。建议结合实验室往届作品(如杭电、西电的优秀方案)进行针对性改进,最终在竞赛中实现技术突破!
|
|